萌新攻略 | 食在北大:舌尖上的故乡风味
全文共2508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 编者按★
又是一年开学季,北大3000余名2019级本科新生满怀期待,即将在这座风景与故事无数的园子里探索未知的领域,叙写自己的青春篇章。天南海北,衣食住行,总有一菜一汤合你口味,总有一花一树触动心弦,总有一桌一椅留灯夜读。这是一份送给萌新的暖心攻略,未来四年,等待你们的将是充满惊喜的燕园生活。
学一
酱骨醋排,拌菜凉碟是爽口清凉的绝佳选择。各样主食,米线卷饼最为踏实,应时而出的冷面,青团也是新燕的迁徙才促成的相逢。汤圆、粽子和饺子在佳节如约而至,冬日万不能少了淋着麻酱的涮肉。晚上八点,在东八区的许多地方都燃起烧烤的熏烟,这里也不例外。铁板烧,是蔬菜肉串、方便面和调味料的盛宴。三两好友,芝麻鲜香,疲惫和低落一扫而光,幸福和脂肪快乐增长。还有西南角的面包房,新品和经典都难忘,东西方的甜味在这里碰撞,豆奶和糕点更是不错的早餐搭配。
学五
鸡腿饭是“北大未进饭先闻”的门面。酥脆金黄的鸡腿,番茄淋汁配上自选青菜,总能勾起你的食欲。在二楼,合利屋每日不同的特价和泡面锅、扒饭一起吸引月初生活费宽裕的你。桂林米粉和西式简餐遥相对望,鸡腿汉堡或许是最方便带走的美味。肉果披萨,咖喱焗饭,总有一款带来的幸福感和价格一样可观。西边的面食窗口是北大面食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很多北方人的执念在一碗面,有面就有汤和食材的温度。当然,馄饨和酱香饼应该是早课前最有模有样的暖胃餐食。
艺园
这里常有穿着制服的保安小哥,挂着胸牌的进修学员,有对面宿舍楼的楼长阿姨,也有白发苍苍的朴素老人。这里更吵闹,涮羊肉也有更足的料。艺园二楼的早晨有网红餐厅经理,也有26元/位的自助早餐。中午,则是正式聚餐的好去处,直到灯光架成暖黄色的晚上,摇身一变成为烤鹅腿,炖砂锅和蔬菜烤盘的天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让中国饮食依时而变。这里也正如此,和四时季节一样,一日三时不同,就能解锁不同风貌的艺园食堂。
勺园
国际关系学院院楼的对面,是历史和现代碰撞的符号。英王乔治二世第一次派遣的特使马嘎尔尼曾在这里踱步,而今天,占北大本科生总数近十分之一的留学生也经常和中国朋友一起在这里吃麻辣香锅。大盘鸡面,盖浇饭和新秀黄焖鸡在味觉上调动着来者的神经。麻酱凉皮,牛肉馅饼和糖火烧自然不是局限在一处的地方美食。人类活动促成了食物的相聚,各种肤色各种语言在这座兼容并包的园子里遇见,西方人应该称作“命运”,中国人则叫它“缘分”。越是弥足珍贵的,经历时往往越是平常无奇。要不怎么说,“网络”一线牵,珍惜这段缘。
佟园
一座完全尊重穆斯林饮食习惯的清真食堂,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穆斯林同学带来了美味和便利。当然,非穆斯林同学同样有机会品尝美食,第九节课后,涮菜排起长队。军垦披萨,烤包子,炒面片热气腾腾,各种烤物和香料齐聚一堂。羊肉砂锅饭和小火锅一起冒着咕咚咕咚的泡,少数民族同学用民族语言相互问候。他们看过黄土沙漠,高山草原,在古朴典雅的园子有一隅家乡风味,带着师傅热情的吆喝,熟悉的口音,就是得以宽慰的乡愁。
燕南
食
永远匆匆的脚步,永远热闹的餐位。实时就餐指数里的燕南最为火爆。酒香坛肉,青笋南瓜鸡,肉夹馍和拉糕,你能在这里找到中国版图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美食。石锅拌饭能偶尔改变口味,麻辣香锅永远四溢飘香。水果凉菜一应俱全,它是早晨四节课后你眼中的风景,其实站着吃饭的你才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松林
包子好吃不在褶上,排十分钟不在队上。吃包子的地方通常排两队,一队长龙时要自觉去靠里面的窗口再成一队。论个卖的包子满足大家合理饮食的要求,不同粥饭豆奶足以化解哽在喉头的皮馅。生煎、烧卖、三丁都是先到先得的明星,青菜、酸豆角、肉包更是新秀。咸鸭蛋和榨菜让你想起童年的早饭摊,夹给自己一个卤鸡腿胜似妈妈晚饭时的奖励。无论冬夏,松林外的餐桌总有烟火气,随便停下的自行车,热气熏了眼的皮蛋瘦肉粥,这里更像一个家。最好的朋友住在隔壁,最爱的人就在对楼。
农园
连续在二教上课的你,农园能承包每天三次的见面。台面上颜色各异的盘子,带着不同的营养元素和食材鲜味等待被你挑选。晚餐常有的汤圆,夏日长龙的冰激淋,连接着两侧的自选区。汤底可选的麻辣烫,冷气缠绕的轻食沙拉,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大家的选择。单向电梯通向二楼,瓦罐煨汤,羊肉烩面温润你的唇齿:鲁菜川菜,砂锅铁板抚慰你的味蕾;香锅小哥,煎饺爆蛋,二楼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核桃包,鱼翅糕,甜满你的每一天。
小白房
它们在各处奉献着别样的美味。晚上八点半的煎饼果子,中午排长队的米饭套餐,炒河粉、麻辣烫,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白房。它们在主要食堂之侧,简单小桌,不少花样,闲时细坐,忙时打包。极致的美食,只留给勤奋的人们。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在这里,三餐从来不是把自己束缚在几个反复的食堂清单上。每一个人都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属于自己的燕园味道。
无论人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为何出发。这些不曾停歇的匆匆脚步,在燕园与每一餐每一地相逢又作别。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向前。但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唯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一切思乡、念家的情绪都得以在舌尖安放,得灵魂自由。进入燕园的大家,也应在这里收获成长,希望这个冬日和往后三餐,有聚散离合守护心中的乡愁,有燕园味道陪伴青春的时光。
相关阅读
文字:武芸如
图片:蔡翔宇,部分图片源自“餐饮中心”公众号
美编:杨圆